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手机咨询 手机咨询

redhat系列_redhat硬件列表

tamoadmin 2024-08-22 人已围观

简介1.redhat linux里面用什么命令扫描硬件改变2.装哪个版本的linux系统好3.redhat和ubuntu的区别4.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跟RedHat Fedora Core 有什么区别5.linux系统分为哪几类Linux最早由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1991年开始编写。在这之前,RichardStallman创建了Free Sof

1.redhat linux里面用什么命令扫描硬件改变

2.装哪个版本的linux系统好

3.redhat和ubuntu的区别

4.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跟RedHat Fedora Core 有什么区别

5.linux系统分为哪几类

redhat系列_redhat硬件列表

Linux最早由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1991年开始编写。在这之前,Richard

Stallman创建了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组织以及GNU项目,并不断的编写创建GNU程序(此类程序的许可方式均为GPL: General Public

License)。在不断的有杰出的程序员和开发者加入到GNU组织中后,便造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Linux,或称GNU/Linux。

Linux的发行版本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公司维护的发行版本,一类是社区组织维护的发行版本,前者以著名的Redhat(RHEL)为代表,后者以Debian为代表。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发行版本的特点:

Redhat,应该称为Redhat系列,包括RHEL(Redhat Enterprise Linux,也就是所谓的Redhat

Advance Server,收费版本)、Fedora

Core(由原来的Redhat桌面版本发展而来,免费版本)、CentOS(RHEL的社区克隆版本,免费)。Redhat应该说是在国内使用人群最多

的Linux版本,甚至有人将Redhat等同于Linux,而有些老鸟更是只用这一个版本的Linux。所以这个版本的特点就是使用人群数量大,资料非

常多,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很容易找到人来问,而且网上的一般Linux教程都是以Redhat为例来讲解的。Redhat系列的包管

理方式用的是基于RPM包的YUM包管理方式,包分发方式是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稳定性方面RHEL和CentOS的稳定性非常好,适合于服务器使用,

但是Fedora Core的稳定性较差,最好只用于桌面应用。

Debian,或者称Debian系列,包括Debian和Ubuntu等。Debian是社区类Linux的典范,是迄今为止最遵循GNU规范

的Linux系统。Debian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 stable, testing 和unstable。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

过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比如SMP等)。而stable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过时,但是稳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Debian最具特色的是apt-get /dpkg包管理方式,其实Redhat的YUM也是在模仿Debian的APT方式,但在二进制文件发行方式中,APT应该是最好的了。Debian的资

料也很丰富,有很多支持的社区,有问题求教也有地方可去:)

Ubuntu严格来说不能算一个独立的发行版本,Ubuntu是基于Debian的unstable版本加强而来,可以这么说,Ubuntu就是

一个拥有Debian所有的优点,以及自己所加强的优点的近乎完美的

Linux桌面系统。根据选择的桌面系统不同,有三个版本可供选择,基于Gnome的Ubuntu,基于KDE的Kubuntu以及基于Xfc的

Xubuntu。特点是界面非常友好,容易上手,对硬件的支持非常全面,是最适合做桌面系统的Linux发行版本。

Gentoo,伟大的Gentoo是Linux世界最年轻的发行版本,正因为年轻,所以能吸取在她之前的所有发行版本的优点,这也是Gentoo

被称为最完美的Linux发行版本的原因之一。Gentoo最初由Daniel

Ros(FreeBSD的开发者之一)创建,首个稳定版本发布于2002年。由于开发者对FreeBSD的熟识,所以Gentoo拥有媲美

FreeBSD的广受美誉的ports系统

——Portage包管理系统。不同于APT和YUM等二进制文件分发的包管理系统,Portage是基于源代码分发的,必须编译后才能运行,对于大型软

件而言比较慢,不过正因为所有软件都是在本地机器编译的,在经过各种定制的编译参数优化后,能将机器的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Gentoo是所有Linux

发行版本里安装最复杂的,但是又是安装完成后最便于管理的版本,也是在相同硬件环境下运行最快的版本。

最后,介绍一下FreeBSD,需要强调的是:FreeBSD并不是一个Linux系统!但FreeBSD与Linux的用户群有相当一部分是重

合的,二者支持的硬件环境也比较一致,所用的软件也比较类似,所以可以将FreeBSD视为一个Linux版本来比较。FreeBSD拥有两个分支:

stable和current。顾名思义,stable是稳定版,而

current则是添加了新技术的测试版。FreeBSD用Ports包管理系统,与Gentoo类似,基于源代码分发,必须在本地机器编后后才能运

行,但是Ports系统没有Portage系统使用简便,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一些。FreeBSD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和高效,是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最佳选

择,但对硬件的支持没有Linux完备,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桌面系统。

下面给为选择一个Linux发行版本犯愁的朋友一些建议: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个桌面系统,而且既不想使用盗版,又不想花大量的钱购买商业软件,那么你就需要一款适合桌面使用的Linux发行版本了,如果你

不想自己定制任何东西,不想在系统上浪费太多时间,那么很简单,你就根据自己的爱好在ubuntu、kubuntu以及xubuntu中选一款吧,三者的

区别仅仅是桌面程序的不一样。

如果你需要一个桌面系统,而且还想非常灵活的定制自己的Linux系统,想让自己的机器跑得更欢,不介意在Linux系统安装方面浪费一点时间,那么你的唯一选择就是Gentoo,尽情享受Gentoo带来的自由快感吧!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器系统,而且你已经非常厌烦各种Linux的配置,只是想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服务器系统而已,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CentOS了,安装完成后,经过简单的配置就能提供非常稳定的服务了。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坚如磐石的非常稳定的服务器系统,那么你的唯一选择就是FreeBSD。

redhat linux里面用什么命令扫描硬件改变

新弄了一批机器,为了准备切换到万兆环境,给机器配了双千兆和双万兆混合的4接口网卡,然后就出了一点问题

centos 7 引入了网络一致化命名规则,具体可以看红帽的联网指南

主要部分摘抄如下

------------引用专用分割线----------------------------

8.1.?命名方案层级结构

默认情况下,systemd?会使用以下策略,用支持的命名方案为接口命名:

方案 1: 如果固件或 BIOS 信息适用且可用,则使用整合了为板载设备提供索引号的固件或 BIOS 的名称(例如:eno1),否则请使用方案 2。

方案 2: 如果固件或 BIOS 信息适用且可用,则使用整合了为 PCI 快速热插拔插槽提供索引号的固件或 BIOS 名称(例如?ens1),否则请使用方案 3。

方案 3: 如果硬件连接器物理位置信息可用,则使用整合了该信息的名称(例如:enp2s0),否则请使用方案 5。

方案 4: ?默认不使用整合接口 MAC 地址的名称(例如:enx78e7d1ea46da),但用户可选择使用此方案。

方案 5: 传统的不可预测的内核命名方案,在其他方法均失败后使用(例如:?eth0)。

这个策略(如上所述)是默认策略。如果该系统已启用? biosdevname ,则会使用该方案。注:启用? biosdevname ?需要添加?biosdevname=1?作为命令行参数(Dell 系统除外),此时只要安装? biosdevname ,就会默认使用该方案。如果用户已添加? udev ?规则,该规则会更高内核设备名称,则会优先使用这些规则。

设备命名过程如下:

/usr/lib/udev/rules.d/60-net.rules?文件中的规则会让? udev ?帮助工具? /lib/udev/rename_device ?查看所有?/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suffix ?文件。如果发现包含?HWADDR?条目的?ifcfg?文件与某个接口的 MAC 地址匹配,它会将该接口重命名为?ifcfg?文件中由?DEVICE?指令给出的名称。

/usr/lib/udev/rules.d/71-biosdevname.rules?中的规则让? biosdevname ?根据其命名策略重命名该接口,即在上一步中没有重命名该接口、已安装? biosdevname 、且在 boot 命令行中将?biosdevname=0?作为内核命令给出。

/lib/udev/rules.d/75-net-description.rules?中的规则让? udev ?通过检查网络接口设备,填写内部? udev ?设备属性值 ID_NET_NAME_ONBOARD、ID_NET_NAME_SLOT、ID_NET_NAME_PATH。注:有些设备属性可能处于未定义状态。

/usr/lib/udev/rules.d/80-net-name-slot.rules?中的规则让? udev ?重命名该接口,优先顺序如下:ID_NET_NAME_ONBOARD、ID_NET_NAME_SLOT、ID_NET_NAME_PATH。并提供如下信息:没有在步骤 1 或 2 中重命名该接口,同时未给出内核参数?net.ifnames=0。如果一个参数未设定,则会按列表的顺序设定下一个。如果没有设定任何参数,则不会重命名该接口。

-----------以上是红帽的联网指南-------

其实简述上面的信息就是首先看内核参数是否启用了biosdevname=1 (默认是启用),如果bios提供了设备的名称就使用bios提供的名称

如果没有,就根据网卡配置中 device=eth,em,xyz 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网卡,但是如果这样命名的话,必须在配置里写死网卡的mac地址

作为网卡的识别标志,对单网卡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在集群环境里,HA,以及bonding环境里,为了快速切换网络流量,往往要屏蔽mac,

使用虚拟mac,或者多块网卡使用一个mac地址,这个时候需要在配置文件里屏蔽mac地址,因此就需要区改udev的配置文件来解决

我所遇到的问题是,使用了biosdevname=0和?net.ifnames=0 参数后,(因为以前有大量的centos6的机器,为了移植方便,不使用一致性命名规则,网卡名依然是eth0,eth1.。。。)安装服务器时一切正常,但启动系统后,发现系统将插在第一个端口的网卡认为是eth2,和预期不符,本能的认为udev可以解决问题,于是添加了udev的规则

```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24:6e:96:ac:a1:xa", ATTR{type}=="1", KERNEL=="*", NAME="eth0"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24:6e:96:ac:a1:xb", ATTR{type}=="1", KERNEL=="*", NAME="eth1"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24:6e:96:ac:a1:xc", ATTR{type}=="1", KERNEL=="*", NAME="eth2"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24:6e:96:ac:a1:xd", ATTR{type}=="1", KERNEL=="*", NAME="eth3"

```

发现不起作用,,难道写错了?换个规则,用pci设备号去绑定

SUBSYSTEM=="net", ACTION=="add", KERNEL=="eth*", SUBSYSTEM=="pci", KERNELS===="0000:01:00.0", NAME="eth0"

依然没用

用下面的命令debug一下

udevadm test /sys/class/net/eth0

结果缩略如下

rules contain 49152 bytes tokens (4096 * 12 bytes), 13451 bytes strings

2076 strings (25677 bytes), 1399 de-duplicated (12904 bytes), 678 trie nodes used

NAME 'eth2' /etc/udev/rules.d/60-net.rules:6

IMPORT builtin 'net_id' /usr/lib/udev/rules.d/75-net-description.rules:6

IMPORT builtin 'hwdb' /usr/lib/udev/rules.d/75-net-description.rules:12

IMPORT builtin 'path_id' /usr/lib/udev/rules.d/80-net-setup-link.rules:5

IMPORT builtin 'net_setup_link' /usr/lib/udev/rules.d/80-net-setup-link.rules:9

No matching link configuration found.

RUN '/usr/lib/systemd/systemd-sysctl --prefix=/net/ipv4/conf/$name --prefix=/net/ipv4/neigh/$name --prefix=/net/ipv6/conf/$name --prefix=/net/ipv6/neigh/$name' /usr/lib/udev/rules.d/99-systemd.rules:55

Error changing net interface name 'eth0' to 'eth2': File exists

could not rename interface '2' from 'eth0' to 'eth2': File exists

created db file '/run/udev/data/n2' for '/devices/pci0000:00/0000:00:1c.4/0000:06:00.0/net/eth0'

ACTION=add

DEVPATH=/devices/pci0000:00/0000:00:1c.4/0000:06:00.0/net/eth0

ID_BUS=pci

ID_MODEL_FROM_DATABASE=I350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Gigabit 4P X540/I350 rNDC)

粗体看到原来是设备已经存在,无法重命名,于是想到的重新加载驱动

modprobe -rv igb

modprobe -rv ixgbe

然后按顺序加载驱动

modprobe?ixgbe

modprobe? igb

终于可以看到效果了,不过重启就完蛋了

于是想是否可以调整驱动加载顺序?

找了半天文档,发现可以通过重新打包内核启动文件和编译内核两条路实现,不过这显然又增加了很多麻烦,总不能升级一次内核,就重新打一次包吧

看看其他方法。最好发现简单的方法就是修改启动内核的参数 将 biosdevname=0和net.ifnames=0 改为?biosdevname=0和net.ifnames=1 ,这样系统启动时,会按照上述一致性命名规则,重新命名网卡,可以预期的是,已dell板载网卡为例,网卡会依次命名为eno1,eno4,等等,然后再加载udev规则,按照udev规则,再次重新命名为我们期望的eth0,eth1,等等

当然配置文件可以用ansible搞定,我这里的模版内容就是

ifcfg-eth0.j2

------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HWADDR="{{ hostvars[inventory_hostname].ansible_eth1.macaddress }}"

NETBOOT=yes

IPV6INIT=no

BOOTPROTO=static

TYPE=Ethernet

----------

这样udev 规则就生效了,其实就是启动过程中,当上述两个参数全为0时,网络设备只能叫ethx,先加载的驱动抢占了eth0和eth1时,(我这里是千兆的设备驱动 igb先启动)后起的设备想按udev规则rname时,发现eth0,和eth1 已经被占据了,因此命名失败,所以深入理解启动顺序和动作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参考链接? s://access.redhat/documentation/zh-cn/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networking_guide/sec-understanding_the_device_renaming_procedure

红帽知识库文章引用如下

装哪个版本的linux系统好

本来启动的时候KUDZU会提醒检查到硬件改变的.

但可能第一次选择是"Ignore"(KUDZU一共给出三个选项: CONFIG/IGNORE/DO NOTHING),后来启动KUDZU时候就不再提醒找到新硬件了. 只好打开机箱, 拆下网卡之类的,然后再插上去, 这样KUDZU再启动时就能提醒找到新硬件了.

redhat和ubuntu的区别

1、RedHat版本,5.5和6.0为最新,也是目前培训、学习、应用方面,知名度最高的Linux发行版本,对硬件兼容性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版本更新速度很快,对新硬件和新技术支持较好。

2、Debian版本5.0和6.0最新,在社区版的Linux系统算是较好的,文档和资料脚都,尤其是英文的。不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是具有一定局限性,关键是上手较难,但是在所有的Linux发行版本之中,这个版本相对于是比较自由的版本。

3、Suse版本11和11.5最新,也是最为华丽的Linux发行版本,是很多人的看法,X windows和程序应用方面做的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Microsoft的合作关系,这个版本可以说是Linux发行版本之中最为亲密的吧。

4、Ubuntu版本的9和10为最新,也是最近几年才出来的版本,主要指Server版本,强项就是其desktop版,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5、Centos版本5.4和6.0最新,这个发行版本主要是redhat企业版本的社区版本,基本是兼容了它所有的,局限性较少一些,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发行版本。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跟RedHat Fedora Core 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最大的区别在包管理模式上。 都是用的LINUX核心构架的。

REDHAT主要集中在 企业级服务器版的制作 是推动LINUX商业化最成功的公司 REDHAT对应的桌面版制作 都是由Fedora社区研发了

Ubuntu桌面版 适合初学者 使用比较简单,桌面用户的首选ubuntu 。

redhat企业版(rhel),适合企业使用,出色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表现在每个版本都使用了比较成熟的库与内核,并且对一些大型的EDA软件都预先进行了测试安装,比如cadence,所以比较适合做服务器和工作站,但不适合当个人桌面,因为不购买license,就不能享受到丰富的更新,而且由于内核与库都比较保守,有点跟不上linux的发展速度,以至于很多软件安装起来非常困难。centos与rhel类似。

buntu,基于debian,桌面环境以gnome为主,是目前最流行的linux个人桌面,它的优点是配置起来非常简单,安装完系统之后,只要硬件不是太新,基本不用进行其他配置,硬件都可以识别并安装好驱动。而且其apt更新源服务器中的软件非常丰富,只要打一条命令,就可以自动从网络下载安装所需软件。ubuntu安装方便,甚至于可以使用wubi将linux安装在windows分区。ubuntu还有很多衍生版本,包括Kubuntu(桌面用KDE,较为华丽),xubuntu(用xfce,要求配置较低),eubuntu(面向儿童和教育),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偏好,和硬件配置进行选择。

linux的内核都差不多。 这两个最大的区别在包管理模式上。 ub基于debian,debian最早开创出了包管理方法,deb包,管理linux程序。你稍微有点ub经验就该知道,deb会自动的分析依赖关系,力争获取所有的依赖包。在debian以前,没有这种双击就安装程序的linux包。都要靠编译,很容易陷入包陷阱,茫然不知所措。 debian之后,红帽受启发开创了自己的包管模式称为rpm。用途上类似deb管理,但是感觉用起来要更朴实一些。功能不似deb这么人性化。 ub在debian的基础上,极大的利用了活跃的网络社区丰富其软件来源。用一个简单的apt-get install指令完成大部分软件的安装。 就用途来说,红帽是一个稳定朴实的linux,可以很好的作为服务器;

指令方面,linux一致的命令,基本的shell语句不会有区别,但是红帽中的rpm指令,ub中的apt-get指令类似这些是不通用的。

就用途来说,红帽是一个稳定朴实的linux,可以很好的作为服务器; ub是一个强大,绚丽的linux;他的目标是桌面应用。当然作为linux,服务器应用都不会弱。

linux系统分为哪几类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4.0 xSeries: x86-32

这个 xSeries 是什么不知到,不过后面这个 x86-32 表明是普通 x86 的 32 位架构,现在的机器基本都能装,不过 RHEL 4.0 这个很老了,可能会有没驱动而不能使用某些新硬件的问题,RH 一般 3 个月到半年会有一个 update ,现在 4 系列最新是 4.8 (应该叫做 4 update 8 ),这应该是 RHEL 4 系列的最后一版。

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请用 RHEL 5 系列,最新为 5.4 (同样官方是 5 update 4)。

Red Hat Linux release 9(shrike)不是企业版,是 7 年前 RedHat 发布的个人版最后一版,之后 RedHat 就放弃个人系统的开发,转而支持 Fedora 系列。也就是说 Fedora Core 1 类似 Red Hat Linux 10 的角色。但不是 RedHat 发布的,是 Fedora 项目发布的,最新版是 Fedora 12 (半路小改了一下名字,删掉了 Core ,因为以前还有一个 Fedora Extras ,这个半路取消了,所以也就不需要 Core 了。

如果你有钱,可以考虑选择 RHEL ,因为他的所有售后都是收费项目,包括在线更新。

如果没钱,还想用 RHEL ,可以考虑改用 CentOS ,这是 RHEL 重编译,有关他的信息请 google 。

如果你不是为了服务器仅仅是为了学习,可以考虑用 Fedora 。

另外其实还有 SUSE 企业 Linux 也是针对企业发布的,这个相对于 RHEL ,更偏向于适合从 Windows 转移来的企业使用(Novell 有微软的授权,可以实现某些微软的专利技术,不过大部分和没有一样……)。同样有钱才行。没钱用 openSUSE ,他和 Fedora 对于 RHEL 的位置类似。

第一类:root(超级管理员),UID为0,这个用户有极大的权限,可以直接无视很多的限制,包括读写执行的权限。

第二类:系统用户,UID为1~499。一般是不会被登入的。

第三类就是普通用户,UID范围一般是500~65534。这类用户的权限会受到基本权限的限制,也会受到来自管理员的限制。不过要注意nobody这个特殊的帐号,UID为65534,这个用户的权限会进一步的受到限制,一般用于实现来宾帐号。

当前市面上流行的Linux系统5261主要分为Readhat和Debian两大系列,而android底层直接用linux原版内核。

一、Redhat系列

Redhat:主要是服务器型4102Linux,商用收费;RHEL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缩写1653。

CentOS:Redhat的100%复制版本,不收版权费用。

二、Debian系列

Debian:主要是桌面型Linux,代表为Ubuntu。这只是简单的概括,专更详细的分类总结及Linux知识介绍和应用可以看看相属关书籍及资料,推荐一本Linux书籍《Linux就该这么学》。

CentOS:可靠的服务器发行版。是一个重新编译可安装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代码,并提供及时的安全更新的所有套装软件升级为目标的社区项目。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用的发行版本。

Red Hat(红帽):培训、学习、应用、知名度比较高的Linux发行版本。对硬件兼容性来说也比较不错,版本更新很快,对新硬件和新技术支持较好。Red Hat的开放源码模式提供跨物理、虚拟和云端环境的企业运算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提升效能、稳定性与安全性。

Ubuntu:流行的桌面Linux发行版。朝着发展一种“易用和免费”的桌面操作系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能够与市场上任何一款个人操作系统相竞争。Ubuntu的优势是固定的发布周期和支持期限、易于初学者学习、具有丰富的文档。

SUSE:拥有让用户满意的漂亮的桌面环境,优秀的系统 管理工具,同时为那些购买盒装版的用户提供最好的印刷品与任何可用的文档。

Debian:优势是非常稳定、拥有卓越的质量控制、超过20,000数量的软件、比任何其他的Linux发行支持更多的处理器架构。